为什么说普洱茶市场当前进入了“堰塞湖”

普洱 (19)

本文由福鼎白茶网编辑(微信号:ja060809),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到朋友圈!福鼎白茶网(www.fuding.tv)专为广大茶友了解福鼎白茶及福鼎的各类特产,也为福鼎的家乡人们来更加透彻的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


   众所周知,普洱茶是茶的一个品类,也是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物质内涵和文化内涵,并且有越陈越香的特点,被称为“可入口古董”,具有品饮价值、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因此普洱茶存在三个市场,即消费市场、收藏市场和投资市场。

如果把普洱茶的消费市场视为大海,投资市场视为江河,收藏市场视为湖泊,产业上游视为水源。普洱茶市场流动的方向则是:产业上游(水源)→【投资市场(江河)≒收藏市场(湖泊)】→消费市场(大海),其中,投资市场和收藏市场会互相流动。在这个流动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流动或产生“堰塞湖”。

普洱 (78)

普洱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复兴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为年产量十几万吨和年产值近三百亿元的产业规模,以及年消费额数十亿元和年交易额数百亿元的市场规模,培育了数百万的普洱茶消费者和数十万的普洱茶玩家。

不可否认,普洱茶的产业市场在短短二十年内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这是托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福祉,而不是真正意义的激发消费市场需求的结果。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土豪,他们的消费习性比较感性豪气。一听说普洱茶既可以品饮,又可以收藏和投资,而不管自己对普洱茶认识有几何,就出手买买买,收茶囤茶,期望边喝茶边赚钱。

正因为如此,在这种期望的刺激下,普洱茶复兴之后一直处于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和粗暴式的市场炒作状态,从炒作号级茶、印级茶等老茶开始,到炒作中茶、大益、下关等名牌茶,再到炒作班章、冰岛、昔归等名山古树茶,近两年又挖掘出薄荷糖、铜箐河、曼松等小众名寨茶及单株古树茶等题材,普洱茶市场在炒作之路上一直题材不断,故事不停,炒作不止。

于此同时,由于现代普洱茶起步较晚,至今没有建立相应的产业标准和市场规范,市场发育很不成熟。许多消费者和玩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文化启蒙和市场教育,对普洱茶尚缺乏深度的认识和了解,就不明不白的跟风炒作,使自己无端端成为普洱茶投资市场的接盘侠而深陷其中。本来想轻轻松松喝茶赚钱,没想到喝着喝着就砸了一堆茶在手里,稀里糊涂成了玩家,变现遥遥无期。

普洱 (76)

今天,普洱茶粗放经营和过度炒作的弊端已经开始显露。由于历史的原因,普洱茶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热衷于“茶可茶”、“茶非茶”的玄学文化,缺乏科学文化的启蒙教育,因而没有建立一套类似于葡萄酒的科学文化和品鉴体系。加之普洱茶的从业人员大多脱胎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茶农、茶人和茶商,囿于传统观念和缺乏现代商业视野,经营理念尚停留在搞搞小客情、打打马虎眼、玩玩信息不对称的窠臼,而在产品研究和开发、文化发掘和传播、市场推广和营销、品牌塑造和运作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乏善可陈,因而无法有效的激活普洱茶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严重失衡。

 

于是,普洱茶市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虚火现象。一方面是投资市场的热火朝天,人来人往,箱来箱去;另一方面是消费市场的冷眼旁观,任你风起云涌、我自巍然不动。普洱茶水流一直在投资市场(江河)和收藏市场(湖泊)中来回流动,没有流入消费市场(大海),绝大部分普洱茶沉淀在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及各类玩家手里,形成一个个的普洱茶“堰塞湖”。据调查,普洱茶目前有大大小小的品牌几百个,各种茶商和玩家几十万个,市场存量已达100多万吨,而且每年还有十几万吨的普洱茶流入存量市场(堰塞湖),“堰塞湖”的水位已到了惊人的地步,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

普洱 (55)

此时,如果不去激活消费市场和激发消费需求,疏通“堰塞湖”,而是继续让普洱茶在投资市场(江河)和收藏市场(湖泊)来回打转,自玩自嗨,总有一天,普洱茶市场将会崩塌,堰塞湖也将决堤,剩下的将是一地鸡毛。因此,如何理性看待普洱茶的市场现状,解决普洱茶当前的市场困境,走出普洱茶的“堰塞湖”,才是普洱茶经营者必须关注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全部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之用途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