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茶叶典籍中关于“白茶”的记载

baimudan91

本文由福鼎白茶网编辑(微信号:ja060809),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到朋友圈!

福鼎白茶网(www.fuding.tv)专为广大茶友了解福鼎白茶及福鼎的各类特产,也为福鼎的家乡人们来更加透彻的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


“白茶娶妃”的11个理由和平基隆坞茶叶新鲜出“炉”啦宋朝茶叶典籍中关于“白茶”的记载“白茶之父”的烦恼茶叶的妙用地方志及专著中关于福鼎茶叶的记载白茶中最高档的茶叶银针白毫看茶叶在杯中浮沉!茶农不用再愁销路安吉茶企包销“鸠坑毛尖”茶叶示范园区达标

有些介绍白茶的文章摘引宋朝茶叶典籍中有关白茶、芽茶的论述,如:baimudan81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②。芽英不多,尤难蒸培,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朱子安《东溪试茶录》:茶之名有七:一约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次有柑叶茶,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三日早茶,亦类柑叶,发常先春,民间采制,为试焙者。四日细叶茶,叶比柑叶细薄,树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盖土薄而不茂也,五日稽茶,叶细而厚密。芽晚而青黄,六日晚茶,盖鸡茶之类,发比诸茶晚,生于社后,七日丛茶,亦曰糱茶,丛生高不数尺,一岁之间,发者数四,贫民取以为利。

宋蔡襄《孙之翰谢寄茶》:北苑灵芽天下精,要须寒守入春生,故人偏爱云腴白,佳句遥传玉津清。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绍圣间,改为瑞云翔龙。至大观初,今上亲制《茶论》二十篇,以白茶与常茶不同,偶然生出,非人力可致,于是白茶遂为第一。……宣和庚子岁,漕臣郑公可简始创为银线水芽。盖将已拣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其制方寸新挎,有小龙蜿蜒其上,号龙园胜雪。

……

这些记录,让不明真相者误以为便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茶。今人已经作出结论:这些茶实际上都是绿茶,不是以自然萎凋工艺制成的白茶。

特告之

作者:伍世泉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