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茶:有人以白茶入门,也有人以白茶收官!

timg (37)

timg喝茶,本来应该是最清静惬意的事情,但现实却是争论不断,甚至非常喧嚣。同样是饮品,我们几乎看不到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讨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口感优劣问题,也不会纠结其工艺水平的高低。但是关于茶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在关于茶的争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话题是喝茶的终点。之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普洱是喝茶人的最后一站。现在看来,这个说法还是值得商榷的。今天的文章里,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最后一部分讨论。

白茶作为入门茶再合适不过了
之前在文章留言中看到一条信息:“白茶作为入门茶其实最合适不过,清香甘甜,没有山头寨子的炒作,更没有单株古树的迷章,一杯茶而已,都是为了健康愉快的活着”,非常值得玩味。
从白茶本身的口感、香气等特点来看,白茶作为入门茶还是比较合适的。入门者,经验不深、要求不高、提升空间大。随手举个例子,寿眉如何?当作入门级的茶再适合不过了(当然,这里不是说寿眉低端,而是对于新人来讲,接受起来跟容易)。

无论从价格上,还是口感上,乃至于高等级寿眉的外形,都是可以作为让白茶成为大众茶品的有效因素。而两三年的牡丹、银针,已经由微微的凉性转变得温和了,口感不会太过浓烈、也不会伤胃,而且汤感纯净,最重要的是还有不错的养生价值。所有这些,都让白茶越来越被人认可、接受。
喝白茶,在场,绝不是为了鼓掌而来的
白茶作为入门茶,这个其实并不难理解。那么,如果说白茶可以作为喝茶人的收官茶呢?仔细想想,完全有可能。
认为普洱是喝茶人最后一站的观点,应该是从茶叶品饮、玩味的空间大小,以及普洱茶的文化历史等层面来讲的。普洱的门道太多了,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也只是喝茶人之所以喝茶的部分原因吧。

timg (50)

关于普洱,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有些年,大家都在号召喝普洱、存普洱,使得普洱迅速成为大众茶,但当很多人真的进入这个圈子以后才发现,真正号召大家喝普洱的人,绝大部分都在玩概念茶、收藏级的茶,总而言之——他们玩小众的、高端的普洱。那么其他人呢?其他人负责为他们鼓掌。
白茶:一个可以抵达的终点,一个可以完美的收官
每种茶叶品类当中,总会有一些“精神依托”,比如普洱中的印级茶、红茶中的正品“金骏眉”、乌龙茶里的“牛头马肉”。其实白茶里面也有,将来或许也会越来越多。这些,能作为“最后一站”的核心要素吗?我认为还是有些不足的。尤其是针对大众,这无疑是个“永远无法抵达的终点”。
白茶回归国内市场的时间比较短,这是其劣势,也是其优势。劣势在哪里?那就是真正的老白茶存量并不多,而且还在不断稀释、消耗当中。优势呢?工艺的复兴和探索,并没有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大部分厂家的起跑线还是比较一致的,而且,白茶领域里面还没有那么多概念化的炒作。
相较于普洱市场盛极一时的茶友群体来讲,现在的茶友已经理性很多了。这对白茶来说是个好事情。存新茶、喝老茶,这种流行观点就是最好的佐证之一。当然,这里的老茶可不是十年二十年的,更不会是五十年一百年的,三五年的居多。

timg (37)

如此一来,将来品质上乘的老白茶就会多起来了。现在存新茶的人越多,将来这个行业就会越规范。为什么?大家手里都有一些有点年份的老茶,不会轻易受伤的。没有土壤,就不会萌发出那么多的罪恶。
终点或许在起步时就决定了:自从喝了白茶,其他茶碰的少了(提前说一点:这里讨论的内容就事论事,绝无贬低洽谈茶类的意思。请不要误解。)
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其实套用在白茶上再适合不过了。仔细想想,当初为什么喝白茶?
一是好喝。前些天我还在跟茶友说:做茶也好、卖茶也好、喝茶也好,一切从好喝出发。我相信这是不需要再过多解释的问题,白茶的口感、香气、变化,本身就是极具乐趣的事情。如果白茶不好喝,哪里会有那么多人整天抱着白茶当药喝?尤其是年轻群体。

timg (36)

这就要说到第二点了:养生。我接触到的茶友里,至少有二十个是在喝了白茶以后,其他茶基本不碰的人。这里面也包括我自己。白茶的药用价值是无需质疑,同仁堂每年采购白毫银针绝非有钱没处花。而我更喜欢强调的是养生价值,还是那句话:白茶是不是药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让你少吃很多药。
无需其他,仅此两点,白茶从入门茶到收官茶,绝对能Hold住!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