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管阳镇楮楼村白茶特点-优质福鼎白茶产区之一

本文由福鼎白茶网编辑(微信号:ja060809),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到朋友圈!

福鼎白茶网(www.fuding.tv)专为广大茶友了解福鼎白茶及福鼎的各类特产,也为福鼎的家乡人们来更加透彻的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

 


楮楼系福鼎市管阳镇于闽浙交界一个行政村,距县城有40多公里,遍避的山村,东与西阳村3公里,西与柘荣县尖岭下自然村有一公里,南与溪头村也只有一公时,北与浙江省泰顺县湖头自然村,只有100公尺。全村人口1780多人,535户, 7个自然村,耕地面积3000多亩。

楮楼位于山村,树木、毛竹均有特别有千年老树20多株,还有一条大溪围红在面前水清如镜,溪边的树林倒影到水中多么美丽。楮楼景峰寺前后的山峰雄伟壮观。
楮楼的地瓜粉是福鼎市赫赫有名特产品,因为有一条大溪的水,洗的地瓜粉特别清白,所以外县的商员很早就来定购为此名扬四海。

楮楼村位于管阳镇西部
地处闽浙交界
僻静祥和,风光秀丽
村庄沿楮楼溪而建,溪的上游衔接雁溪下游,有着和雁溪冰臼相似的地质遗迹,景观奇特,引人遐想。传说,那些不可思议的石头坑洞是仙人的脚印。
在渐浓的秋意熏陶中,楮楼村村头成片枫树由绿变黄、由黄变红,把楮楼村打扮得色彩斑斓。

如今的村子,大部分村民都外出务工,平日里的楮楼村显得格外安静,唯有几位老人坐于屋前,晒着太阳,或抽旱烟或聊家常。唯有逢年过节时,随着在外的游子陆续归来,这个僻静的小乡村,方才变得热闹起来。
“小时候我们村过年非常热闹,挂灯笼、贴春联、放鞭炮。我们楮楼还有舞龙灯的传统,每年都有组建龙灯队,进行舞龙表演,无比精彩。我们老家流传着一句话,‘楮楼龙、乾头狮’,我们楮楼龙名声在外,还曾多次代表管阳镇、福鼎市出境、出县参加很多舞龙比赛,而且赢得佳绩。”楮楼村民马庆清说。
如果说古朴的老街在农村很常见,那位于楮楼村桥头的碉楼就显得不一般了。听这里的人说,桥头堡建于解放战争时期。时光流逝,当年的硝烟已经无迹可寻,射击口边上的弹孔却似乎还在诉说着那段历史。马庆清小时候常跟小伙伴在这里玩红军打战的游戏,对他而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乃至一颗鹅卵石,都是儿时最好的“玩具”。年岁渐长,儿时的伙伴早已各奔东西,但那段儿时的记忆已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想起便有些怀念。
桥头碉楼下方,一座建于清代的碇步桥,花岗岩质地的石墩一字排列,连通此岸与彼岸。无论是从造型还是实用性来看,它都可以说是原始桥梁的雏形。2013年,它被定为福鼎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始终如一地站在静静流淌的溪水中,默默地看着这个村子和村里人的变化。
雁溪
楮楼溪的下游坐落着两座清代古民居———飞洋马立生宅和马氏民居,宅院坐北向南,庭院干燥舒适,月梁上雕刻有花卉及凤凰等,刻工精湛、栩栩如生。在那个年代,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能力建造这样的宅院。
远处景峰寺的钟声,飘荡在楮楼山间。这座落于山头的寺庙面积不大,但在楮楼人心中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这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青萱和尚。相传在1971年青萱和尚从浙江临安玲珑寺引进太子参,不但授予楮楼村民种植之道,还将太子参种苗赠与临县、临村。如今,太子参成了楮楼周边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