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白茶的发展历史

本文由福鼎白茶网编辑(微信号:ja060809),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到朋友圈!

福鼎白茶网(www.fuding.tv)专为广大茶友了解福鼎白茶及福鼎的各类特产,也为福鼎的家乡人们来更加透彻的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


建阳白茶被誉为闽茶中的“独秀一枝”。其产量在全省白茶类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贡眉、寿眉的初制品称“小白”,其品质特征为:毫清秀显现,叶张细嫩,叶态舒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不带暗片、梗和非茶类夹杂物,芽毫银白,叶色呈灰绿、翠绿或墨绿,叶背银灰,叶脉微红;毫香鲜纯,香味清芳爽口;汤色杏黄清明;叶底毫显,匀亮软嫩。

建阳市漳墩、水吉、回龙、小湖一带生产的白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道光(1821年)后,发现水仙茶树品种及引进大白茶树种。清朝后期蒋蘅(1851年)在《云寥山人文钞》一文中写道:“水吉茶市之盛,几将(建)阳、崇(安)。”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白茶生产更有很大发展。早以水吉小叶茶芽制银针,称为“白毫”,至1870年左右,水吉以大叶茶芽制高级白茶“白毫银针”,并首创“白牡丹”。同治十三年(1874年)左宗棠《奏以督印官票代引办法》第七条:“所领理藩院茶票,原只运销白毫、武夷、香片、珠兰、大叶、普洱六色杂茶,皆产自闽滇”。白毫,当时为水吉白毫,即白毫银针。民国18年(1929年)版《建瓯县志》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今建阳县小湖、漳墩乡和水吉镇部份及建瓯县龙村部份)二里。“小湖乡大湖村老茶农黄秉伦(1988年83岁)回忆说,他的父辈于民国2年(1913年)曾将水仙芽叶中的芽进行“挑针”制白毫银针,余下嫩梢制水仙白。该乡鸿庇村,89岁的老茶农邓英贵说,民国12年(1923年)向他人学习采制水仙白,是先“挑白”后制“水仙香”,以缓和乌龙类水仙的采制高峰期。水仙白和大白一起挑运到大湖,卖给在该村开办茶庄的潮州帮,但“小白”仍占多数云云。

这一白茶产区历史是不算长,但也曾大起大落,随着国内形势而盛衰。1934年水吉一带白茶产量68吨,1940年大湖、水吉白茶精制厂尚有15家,成品3600箱,约54吨,其中白牡丹14.25吨,占26.30%。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白茶产量已降至30多吨了。五十年代很快地发展到100吨左右,六十年代达150吨左右。至七十年代便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产量,1979年达650吨。

由于低档茶所占比重大,以及国际市场变化等原因。1980年白茶产区开始大量改制为绿茶。此后,实行“定点、定时、定量”生产白茶,仅局限于建阳市东片的漳墩、回龙、水吉和小湖4个乡(镇),每年春制白茶350吨。如今,白茶发展前途很大,以漳墩为主的白茶产区年产白茶500吨以上,带动全市白茶产业的发展,实现建阳白茶产业的二次腾飞。

建阳白茶的发展历史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